心理陷阱:你是否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二维码
作者:习安心理 尽管你做到了很多,你是否会觉得自己依然不够好? 当你享受美好时,你是否不觉得你值得这一切?值得休息、值得被爱、值得快乐? 你是否觉得自己在人格或者性格方面必须要得到不断的提升或修复? 如果你的答案有一个以上的“是”,那么可能你陷入了一个人生的心理陷阱——你不能无条件接纳自己。 无条件接纳自己,意味着,不管什么条件或情况,我们都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只肯定我们自己是谁,而无论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 无条件是关键中的关键。 不接纳自己的人是非常痛苦的——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最终导致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 有条件才能接纳自己的人生则是失衡的——会把别人的认可或者外部的某个条件视作救命稻草,沉迷于满足别人或追逐一次又一次无止境的某方面成就——随时面临不接纳自己的临界点。 比如,有条件才接纳自己的人可能只有在以下条件下才能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 美满的婚姻; · 良好的工作; · 你的父母或伴侣觉得你很棒; · 你的孩子表现很好; · 别人觉得你的观点很正确; … 又比如,有条件才接纳自己的人也只有在以下条件下才能觉得自己是有存在感的: · 如果她选择了我; · 如果ta喜欢我; · 如果我没有犯错; · 如果没有人对我生气; … 总而言之,想要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条件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喜欢批评孩子或过分挑剔的父母,通常是“不能无条件接纳自己”问题的来源; 例如这些父母会把孩子想要玩想要吃的想法斥责为不懂事;这些父母一直在认为孩子自私、不够好、不够聪明等等。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例子很熟悉——因为可能你过去就是这样长大的。 这些情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会在无意识中被灌输了一个观念,ta们必须要达到某一个条件才能获得父母的喜欢和认可;进而把有条件才能接纳自己当作了理所当然。 怎么才能改变而做到无条件接纳自己呢? 停止给自己打分和评价,转而建立这样的心态:无论如何,我都是值得的。 - 如果他们不喜欢我的想法,无论如何,我仍然在创造。 - 如果他们不理我,无论如何我仍然会出现。 - 如果他们不同意我的观点,无论如何我仍然会参与其中。 - 如果他们不听我的话,我仍然诚实地说话,无论如何。 - 如果他们不选择我,无论如何我仍然做自己。 当你最终放下所有这些被强加的条件时,你可以接触到你一直存在的部分:无条件接纳自己。 许多人会担心,无条件接纳自己会导致不思上进。 这完全是误解。 无条件接纳自己,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努力做出改变或改进,只是这种自我接纳与改变无关。 改变我们的行为只是一个个人偏好的问题,而不是提高自尊心的先决条件。 |
预约咨询
|